沈女士前年在一家医院接受孕前体检时,被告知“宫颈中度糜烂”。医生说,””宫颈糜烂””若不早治,可能会诱发癌变,沈女士特别担心,做了一年多的微波、冷冻,前后花了一万多元,效果一直不理想。还有一位钱女士,一开始没把宫颈糜烂当回事,后来医生用阴道镜一照,看到宫颈上一大片鲜红的糜烂面,还有一粒粒突起,带着血丝,她被吓坏了。
专家指出,这两位女士的经历充分代表了当前对宫颈糜烂过度诊疗的状况。很多医院就是通过夸大宫颈糜烂的危险性,并用阴道镜“放大”髅面的透视图,还将它和”宫颈癌”混为一谈,引起女性的恐慌。
其实,“宫颈糜烂”不能按字面去理解,因为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糜烂。女性性成熟后,在雌激素的作用下,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向外生长,会取代原来鳞状上皮覆盖的部分。由于柱状上皮薄,毛细血管丰富,颜色发红,宫颈糜烂也就因此得名。如今医学界已经有了共识,认为宫颈糜烂应该称为“宫颈柱状上皮细胞外移”,或“宫颈糜烂样改变”。这是一种生理表现,不是疾病。
导致宫颈糜烂样改变的原因,常与年龄、内分泌有关。生育年龄时,性激素水平变化,会出现常见的“假性糜烂”。在青春期、妊娠期或使用口服避孕药等情况下,雌激素水平变化,也会使宫颈管柱状上皮增生。此外,分娩、””流产””、产褥期”感染”或性生活、手术操作损伤子宫颈,病原体侵入引起感染,也会导致官颈糜烂样改变。一般来说,生理情况下的轻度糜烂不会出现”白带”增多等现象,感染后的中、重度糜烂可有”白带增多”、性状改变,有时还会出现白带有血丝,少数人性生活后会”出血”。
专家强调,“宫颈糜烂”和宫颈癌没有直接联系。现代医学已经证明,宫颈癌的发生及其癌前病变,几乎都与人”乳头瘤”病毒感染有关。单纯的宫颈糜烂不是病,只有合并感染,出现症状时,才需要治疗。如发现白带明显异常,且伴有”腰痛”等症状,应该去医院诊治。